三步逐過程法”解二級VisualBasic上機考試改錯題 |
“三步逐過程法”解二級VisualBasic上機考試改錯題
曹蘇群 http://caosuqun.bokee.com/
一、改錯題解法現狀
許多同學為了掌握解決改錯題的技巧和方法,一方面著重熟練VB集成開發環境中調試工具的使用,另一方面歸納總結了近幾年來二級考試改錯題中涉及到的錯誤類型。這些對于提高應試能力無疑是有幫助的。但是在實際考試中,他們也發現,解答改錯題的方法淪為逐一去猜測錯誤類型,然后按模式來套解。毫無疑問,這一解法效率慢,正確率不高,而且即便正確解答出來,也有一種僥幸的感覺。之所以如此,根本的原因在于沒有抓住具體題目算法邏輯特征這一主線,因而單純的總結錯誤類型的意義也就不大了。
為此,我們可以采用一種比較完善的改錯題解法——“三步逐過程法”。
二、“三步逐過程法”解法說明
“三步逐過程法”核心是把握題目算法邏輯特征,按照“從整體到部分,再由部分到整體”的思路排查錯誤,調試程序,具體步驟可分為三步:
步驟一:把握題意,泛讀程序,分析程序組成和各過程的功能;
步驟二:從通用過程入手, 逐過程輸入并逐過程調試;
步驟三:輸入并調試事件過程,完成對各通用過程調用和組裝。
下面,我們結合一道改錯題來具體說明每個步驟中的方法和技巧。
三、“三步逐過程法”解改錯題舉例
以江蘇省二級VB上機考試中的一道考題為例。
已知下面程序的功能是找出2000以內這樣的正整數N: 它的不同值的因子(包括1和N在內)之和是一個素數. 例如: 16: 1+2+4+8+16=31(下圖為程序正確執行時的畫面).
含有錯誤的源程序如下:
Option Explicit
Option Base 1
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()
Dim I As Integer, K As Integer, Sum As Integer
Sum = 0
For I = 2 To 2000
Call Fctor(I, Sum)
If Prime(Sum) Then
K = K + 1
Text1 = Text1.Text & Str(I) & " "
If K Mod 5 = 0 Then Text1 = Text1 & Chr(13) & Chr(10)
End If
Next I
End Sub
Private Sub Fctor(N As Integer, S As Integer)
Dim I As Integer, J As Integer
Do While I < N
If N Mod I = 0 Then
S = S + I
End If
I = I + 1
End Sub
Private Function Prime(N As Integer) As Boolean
Dim m As Integer
For m = 2 To Sqr(N)
If N Mod m = 0 Then Exit Sub
Next m
Prime = True
End Function
“三步逐過程法”解題步驟:
步驟一:把握題意,泛讀程序,分析程序組成和各過程的功能;
顯然,該程序的組成如下圖所示:
那么,我們如何分析出各個過程的功能呢? 核心技巧是從輸出語句著手, 逆向推導, 分析各變量的含義, 進而根據過程的輸入參數及其輸出或者反饋, 分析出此過程的功能。
1. 標記出輸出語句
輸出語句有兩句:
(1)、Text1 = Text1.Text & Str(I) & " "
(2)、If K Mod 5 = 0 Then Text1 = Text1 & Chr(13) & Chr(10)
2. 逆向推導,分析各變量的含義
對于輸出語句(1),顯然是將符合條件的數I顯示到文本框。而根據題意,符合條件的數必須滿足:2000以內和因子和為素數兩個條件,因此,我們從語句(1)逆向推導,我們知道I是由2到2000的循環變量,并且只有滿足Prime(Sum)為True的才能顯示到文本框,因此,我們知道Sum應該是I的因子和;對于輸出語句(2),后半句的功能是為了實現回車和換行,結合K Mod 5=0以及逆向找出的K=K+1,我們知道,K的功能是為了控制輸出按照每5個換行進行。
3. 分析過程功能
對于語句Call Fctor(I,Sum),由于此時的I為2到2000的循環變量,Sum為I的因子和,因此我們可以判定Fctor的功能是求I的因子和,并將該和賦給Sum變量;根據Prime(Sum),我們可以判定Prime的功能是對Sum值進行是否是素數的判定,如果是,則返回True,否則返回False。
步驟二: 從通用過程入手, 逐過程輸入并逐過程調試.
核心技巧是將通用過程輸入后, 根據步驟一中分析出的各過程的功能,用含有具體參數值的過程調用語句來調試過程, 即: 給定確定的輸入, 看有無準確的輸出或者反饋。
那么如何構造含有具體參數值的過程調用語句呢?
對于Function過程,由于有輸入參數和返回值,因此比較好構造調用調試語句。譬如,對于Prime過程,由
Print Prime(7);Prime(10)
為此,我們只要在窗體上放置一個按鈕Command1,在Command1_Click中輸入Print Prime(7);Prime(10)即可,若輸出為“True False”,則該過程正確。如此操作,調試結果為:
由此,我們將Exit Sub修改為Exit Function,運行正確。
對于Sub過程,其沒有返回值,因此該過程的反饋信息將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得到,一種是直接在Sub中使用輸出
1. 輸入Prime過程, 用print prime(7),prime(10)來調試; 2. 輸入fctor過程, 用
dim s as integer
call fctor(16,s)
print s
來調試.
步驟三: 對于事件過程, 若代碼較長, 則逐程序塊輸入并調試(程序塊通常以循環來區分) 核心技巧: 在事件過程中, 將完成對通用過程的調用組裝, 因此特別留意以下三點:
循環:注意循環變量的初值、終值和步長以及累積量的初值。 數組:元素從0開始還是從1開始。
過程:注意參數傳遞(Byval、 ByRef),返回值類型,調用形式,具體的說包括:
1. 實參與形參類型是否一致.
2. 參數傳遞方法(ByVal與ByRef)是否正確
3. 循環調用時, 同一變量調用前后值有無干涉,具體體現在: 前值沒有清空遺留在后值中或者動態數組元素未清空等, 此時錯誤表現在: 清空語句放置位置不對.
四、總結: 1. 思維過程是微觀到宏觀
體現在: 由題意及變量含義推斷過程作用; 逐過程
2. 在調試通用過程時, 應用了數學中的特殊值法;
3. 在組裝事件過程時, 應用了工程中的經驗法。 |